星期一, 1月 29, 2007

維基媒體

最近也在活躍於寫 wiki , 因為發現了兩個很特別的維基媒體計劃。一個是粵語維基百科,另一個是wikiversity

粵語維基百科
顧名思義,粵語維基百科就是以粵語,即廣東話寫的維基百科,網民平時看的中文維基百科,是以一般中文書寫,即所謂書面語,而粵語維基百科,就是以廣東話寫,即我們香港人每日所說的那種語言。
不過,粵語維基百科的開設,有著很大爭議,原因是許多人都不接受以廣東話來寫作,雖然有統計中文維基百科的編輯者佔大多數為香港人,但反對開設粵語維基百科的,也大多是以廣東話為母語的香港人為主。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都對於以廣東話寫作反感,原因為何?可能是我們從小就被這樣教育:“廣東話不是用來寫作的!”
對,由小學至中學的教育,中文老師會很在意學生的文章中,有沒有出現廣東話詞彙,若發現有此種詞彙就會被扣分,在這種賞罰制度訓練下,人們從小就培養出對以口語書寫的反感,結果大家都認為,以口語書寫,等如語文墮落。

以口語書寫等如語文墮落,除了是因為人們自小被教育制度所培養出來的語文品味所影響之外,其實也有其他原因,由於一直以來,中文的文學創作,也是以書面語所寫,而廣東話一直被視為方言,所以廣東話不能被視作為主流文學創作語言,用廣東話寫出來的作品,是不可能被視為文學作品的。

但是有一件事,中文,在許多外國人心目中,是一種語言,之前新聞透視有一個節目,就是說外國人學中文的熱潮,他們學寫簡體字,學說普通話,然後指這是中文。
但是,普通話和簡體字,並非中文的全部,中文是包括除普通話,還有廣東話、上海話、閩南話、客家話等等,可是除普通話之外,其他都不被介紹為中文的一種,廣東話不是中文嗎?廣東話也是中文,為甚麼只準用普通話寫作,不準用廣東話書寫?

不過現實中一個問題,廣東話對於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來說,是聽不懂的,正如以廣東話為母語的香港人,也聽不懂上海話、閩南話。

從語言學的角度,如果兩種語言是不能相通,便可介定為一種獨立語言(language),而不是方言(dialect)。

但是傳統上的理解,廣東話是屬於中文的一種方言,不過大家似乎忘了,普通話在還未被定為官方語言之前,也同樣是中文的一種方言。

由於普通話被定為官方語言,所以被大規模標準化,才產生普通話是正式中文的錯覺,但事實並非如此。

正如很多人也知道,宋詞用廣東話唸,廣東話無疑地是一種古老語言,許多我們稱所謂廣東白字,其實都是古字,有古書可考,因此以廣東話書寫,絕非語文墮落。

所以,我突然迷上了做粵語維基百科的編輯,在粵語維基百科寫了很多條目,當然是主力於宗教方面,其次是流行文化,我認為,粵語維基百科的存在,是重要的,他的重要性在於告訴全世界,中文,並非只有普通話。

wikiversity
wikiversity 目前尚未有一個正式中文名,主要爭議在於是叫“維基大學”,還是叫“維基學府”,許多人效主張叫“維基大學”,但“大學”實有其法律上的意義,其實爭議正在於此。

不過,wikiversity的意義在於他補充維基百科的不足,維基百科為避免爭議,所以有一個編輯標準,就是不接受原創研究,即是説,維基百科內的編輯第一大原則,是所有資料必須有出處可考,而其出處必須有可信性。

但這種政策會令其內容流於表面,雖資料豐富但欠缺深度,而wikiversity就以可接受原創研究下,讓人對維基百科的資料作深度研究,此外也可發表教學內容,好像某些軟件教學之類的內容,嚴格來說也不容許於維基百科內出垷,因為維基百科是以資料為主,而非教學為主,所以wikiversity也就同時填補了這功能。

不過wikiversity推出時間尚淺,整個制度和方向還沒成熟,而在中文方面建設就更加小,現在只有一兩個人在做,所以還不成氣候,但我認為wikiversity是一個值得支持,也是一個有趣的計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