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曾引起很大爭議的人,葉劉回歸香港,並發表了一篇聲稱是大學畢業作,關於民主的論文
論文主要重點,還仍然是那個老調:香港目前未有普選條件
如果香港目前還未算有普選條件,或許香港就根本不用普選了
事實上,就算可以在 0708 普選,也已經叫做為時已晚,如果要到 2012 才普選,香港就會萬劫不復
何解?
民主是一種相對於專制的決策機制,當一個政府管理失效,就有需要在政制上有所改變,民主制度永遠比專制更有效作出改變,因為專制政府受制於既得利益者的壓力而很難全面照顧大部份人需要,加上專制政權住住缺乏訓練政治人才的條件,因此在專制政權下人民由於對政治的無力感而對政治參與冷感,由於人民的政治參與度低而令政府在制定政策是無法全面評估社會情況,而導致政策失效,政策失效的結果也令社會對政府失去信心,而結果是導致政治狀況越來越無奈
普選可以解決問題嗎?
在現有制度失效的情況下,必須迅速改變制度,而普選是可以改變施政的唯一方法
由於在專權政制下,政府首長並非由通過有廣泛民意支持的方式誕生,例如現任香港特首曾陰權,是臨時受命的,前香港特首董建華,也是在一個八百人的小圈子選舉中誕生,而這些選舉並沒有任何競爭性,候選人可以在全無政綱和競爭之下參與選舉並勝出,這樣選出來的特首,其實並沒有任何政治需要的
原因是;在這種選舉方式選來來的特首,由於他們在選舉時並不需要有任何政綱,因此所有的政策都是在當選後才制定,住住因而導致他們所推出的政策,是根本沒有社會需要的多餘政策,更甚者是這些政策在沒有全面掌握社會需要的情況下執行,可能會破壞原有的社會秩序
而普選不同之處,是由於普選時,候選人必須要提出說服選民投票給自己的政綱,而候選人的競爭對手,以及選民都會對政綱提出質詢,假如候選人在制定政綱時沒有全面評估社會需要,就會在這些辯論和質詢過程中失去優勢而落選,而選民在各種辯論和質詢過程中,就可以選出一個政治理念最合乎各方利益的人出來當政
所以,從普選出來的當政者,由於一早就掌握了社會情況,並根據社會情況制定了社會政策,的確是比小圈子選舉選出的當政者較能有效執政的
而普選的條件,是在於目前政府是否有效執政,而不在於市民是否有能力做決定,假如以一個社會中,市民平均水平偏低為理由,而認為社會未有足夠的成熟去實行普選是有邏輯謬誤的,因為假如一個社會的平均水平偏低的話,就不論你有沒有普選,政治質數也同樣不會高。
相反在沒有普選的情況下,會導致社會對政治的參與度下降,只會更加令社會的政治水平下下降,更加無法發展出公民社會出來
因此,普選條件從來都不在於社會,而是在於政府,在於當權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