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貼]
本文是從猶太人的角度出發,有異於茅蠆神學觀點,敬請留意。
記得當我曾經還是基督徒的時候,曾在一次青年團的讀經班上跟牧師進行了一次大辯論,當時牧師跟我們說,猶太人的苦難,是由於他們不信耶穌所致。但我的觀點是,猶太人不信耶穌,責任不在猶太人,而在耶穌,是耶穌沒法令猶太人相信,所以錯在耶穌,不在猶太人。
因為,舊約聖經中,耶和華所承諾中的那位彌賽亞,是個會帶領流散於各地的猶太人再次重新聚集,並會重建自己的國度,一個有如昔日出埃及時所到的以色列一樣的王國。 [以賽亞書十一章]
但是,耶穌由在生至被釘上十字架,都沒有實現這個預言,他甚至連帶領流散於各地的猶太人再次重新聚集的能力都沒有。相反,把耶穌送上十字架的,正正就是猶太人。
牧師對我說;猶太人不信,是因為心硬。
心硬雖然是一個理由,但不終極理由,猶太人為何心硬?在這方面似乎並沒有提供解釋。
從歷史角度看,猶太人並不心硬,在耶穌釘上十字架後,猶太人曾在耶路撒冷發動過三次起義,而他們把帶領起義的人視為救世主,雖然起義失敗令他們對救世主失望,但我可以肯定,假如耶穌當時願意帶領猶太人光復以色列,甚至只是給他們一個祈望都好,以猶太人的復國心切,他們一定會接受耶穌。
珠玉在前,跟先知但以理相比,耶穌對猶太人的忠誠程度值得懷疑。先知但以理因為才學過人,曾被巴比倫王賞識,希望賜一官半職給他,納為己用。對於當時作為亡國奴的先知但以理來說,這是十分吸引的,可以但以理卻欣然拒絕,他甚至連巴比倫王賜御酒都不肯飲,理由是不想玷污自己,以保猶太人的民族尊嚴。
猶太人的民族精神是十分神聖的,他們有種寧為玉碎,不作瓦全的情操。猶太人在死海與羅馬軍一戰,由於不甘落敗,於是集體自殺,以保民族尊嚴。
但從耶穌身上卻找不到這些猶太人的特質,他勸猶太人做羅馬的順民,要守羅馬法律,要交稅給羅馬政府,人家打你左面,你要連右面都給人打。耶穌主張的折衷、屈服都是與反猶太人核心價值南轅北轍的,而猶太人這些核心價值,是從怹們的神耶和華的信仰中學回來的,耶穌聲稱自己是神的兒子,但對於猶太人這些從神身上學回來的核心價值卻好像不甚了解,這已經足以值得讓人懷疑。
耶穌從小便因為希律王的格殺令,而離開耶路撒冷,在埃及定居。直到三十歲 (按一般推斷) 才回到耶路撒冷,開始傳道,到三十三歲 (按一般推斷) 被釘上十字架,結束抗爭。他實際跟猶太人相處,只有三年 (按推斷) 。因此可以理解耶穌不明白猶太人思想的原因。
但,耶穌聲稱自己是神的兒子,由一開始已經與猶太人同在。如果是事實,他沒有理由不知道猶太人的性格?
再者,耶和華對猶太人的承諾,可一直追索至大衛王的年代,耶和華曾承諾大衛王:「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
這就是聞名的“大衛之約”,這就是令猶太人相信耶和華有天會令以色列再次堅定,直到永遠的原因。加上歷代先知的默示,都確定了這種想法。
但耶穌彷彿完全忘記了耶和華的這些承諾,完全沒有表現出他有實現這些承諾的能力,耶穌一直只是得把口講,卻沒有實際行動去實現他 "父" 對猶太人的承諾,這實在很值得令人懷疑,耶穌真的就是來實現耶和華承諾的那位彌賽亞嗎?
難道你要猶太人隨隨便便,有人說自己是神的兒子,就連一點確定身份的功夫都不去做,二話不說的就去相信,這就叫做不心硬嗎?
也許我們可以把這些折衷、屈服理解成一種策略,先假份順民,然後來個突擊。
但當被追問到復國事宜,到底何時復國呢?
耶穌總是說;
那時那日沒有人知,子不知道,只有父才知道.............
耶穌似乎甚麼都不知道,就算知道,都不告訴你,因為那是奧秘。
甚至說,到你死了之後就有,真的,因為這國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天上的,你死了之後便會去到,到時我會在那裡等你。
耶穌跟本沒打算令以色列復國,他的目標是也許只是想取代希律的猶太王地位,成為羅馬政府下猶太人自冶區的一個“特區首長”
所以我至今仍然認為,猶太人不信耶穌,錯不在猶太人,而是在耶穌。
耶穌只是個羅馬政府的 kiss ass 怪。對甘於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碎渣的人來說,是永遠都不會明白民族尊嚴是啥一回事,也永遠不會理解猶太人的信仰。
P.S. 原來我曾經對耶穌有如此不留情的批評,不過,對於當時的猶太人來說,耶穌也許不是甚麼好人,在大馬士革文獻中耶穌就被猶太人形容為“邪惡的祭司”。
不過,對於耶穌來說,他所做的一切,也許是出於善意,事實上,在任何政治抗爭中,除了激進的反對派,總會有些和解派。
關於耶穌為甚麼不為猶太人爭取復國,早陣子我發表了相關文章,大家可以參考:
耶穌在曠野的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