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30, 2006

[拜火教專題] 拜火

所謂拜火教,其實嚴格來說,拜的並不是火,而是從火發出來的光,拜火教徒只要有光,都可以拜的,不一定要拜火,因此才興起以太陽神密斯拉為主的分支,密斯拉教雖然也會拜火,但如果在白天,則無需要有火,對著太陽也可以拜的。

但火始終是一種具體形象,所以火有象徵意義,對古人來說,火和光是同一樣東西,有火就有光,光即是火,所以有了拜火的文化。

當然,拜火的最主要原因,是波斯神話中的善神阿胡拉,是以火創世的。阿胡拉第一樣創造的,是火,然後以火創造出大氣,再以大氣和火造水,再用水做土壤。火、氣、水、土造成之後,就以這些元素創造塵世間各種生物、事物和現象。所以,拜火教相信火是一切事物的源頭,也形成拜火的信仰。

當拜火教思想漸漸發展成熟後,拜火的目的,變成對光明的追求,光明代表著活力,是好的,因此也是善的,從拜火的儀式中,表達出對善的追求。

一般火廟內都是很黑,沒有燈光,火廟中央會有一個火壇,火壇燃燒著熊熊聖火。在黑暗的火廟中凝望著聖火的光芒,默想原本是一片黑暗世界,由一點光明從黑暗中燃起開始,最後演變成了這個世界。

一般敬拜儀式中,拜火教徒都會一邊看著聖火,一邊念伽薩頌歌,深思頌歌的意義。

伽薩頌歌是以波斯語頌讀的,由於伽薩頌歌本身是以詩的體裁寫成,字字押韻,單單是照讀,就已經好像唱歌一樣,十分好聽。

如果從理論上看,其實拜燈膽一樣可以,因為燈膽會發光,中國人的神檯都是以燈膽代替火光。
問題是,燈膽很難令人聯想起瑣羅亞斯德,只想起愛迪生,而且燈光也很難令人想起光明和黑暗的鬥爭,善惡等東西,只會想起現代工業主義、財團壟斷、李家誠搶錢。
所以,我還是不建議拜燈膽。

宗教在現代的角式

不記得是亞里士多得說還是柏拉圖說:神話不是哲學,但神話是哲學的好朋友
有時可能因為認知能力的不同,神話的確可以幫助解釋某些概念,在古時十分有效,但是神話講太多,忘記了原意,又會變成迷信。

然而,隨著人文科學漸漸代替宗教,例如政治理論已經取代宗教在維持社會秩序和倫理的角色,而個人精神又被哲學取代,科技的發展也取代了某些宗教文化如占卜、星相、鍊金術、巫術等。
那麼,宗教在現代社會,應扮演甚麼角式?

還是如新紀元運動的占星術士所講,在水瓶座時代,科學會變成宗教?

你對這個話題有甚麼想法?歡迎在此發表討論:
http://www.hostmybb.com/php....ealgod

星期五, 1月 27, 2006

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信仰是甚麼?

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是甚麼?甚麼都不是。看過許多三位一體的描述、解畫的文章,對於三位佷清楚,但對於一體,根本就從沒解釋過,大部份說的,不是三位一元,就是三位一種,對於怎樣一體,根本從來就沒有任何解釋。

然而,三位一體信仰,有需要被解釋嗎?我認為根本沒有意義,三位一體只不過是一些幻想的延伸,甚至比最原始的薩滿教文化更沒內涵,薩滿的巫術文化還有敬天敬地敬自然的內涵,而三位一體呢?一點意義都沒有,莫說是根本說不通,就算說得通,知道了也毫無意義,思考這個問題是浪費時間。

基督教的虛無幻想主義,就好像中世紀的宮殿文化,貴族們因為太過閒暇,於是發明許多沒有意義的禮儀,就好像在細節處瘋狂雕花,看起來華麗,但是毫無用處,花雕得不夠仔細,連觀賞的意義都失去。

星期四, 1月 26, 2006

[拜火教專題] 麻伽 ( Magi )

“麻伽 ( Magi )” 是指拜火教的祭司,這個字在阿維斯塔中是 "Maga",在梵語中稱作摩伽 "Magha",帕拉維語稱為麻古格 "Magog",波斯語中稱作莫格 "Mogh",阿拉伯語中稱作馬古斯 "Maghus" 或 "Majus",在中國的史籍中譯作“穆護”或“麻葛”,而基督教新約聖經則譯作博士 "Wise-men"。

從各種不同語言的稱呼中可見,“麻伽 ( Magi )” 的活動情況幾乎遍佈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同時也反映出拜火教傳播的幅度。

不過在希臘人眼中,他們將 麻伽 等同於 巫師,他們認為 麻伽 是會巫術的,所以在早期的希臘史料中,常把 麻伽 形容為一群可怕的人,或者是一些詭計多端,可用錢收賣的騙子。
這種說法並非沒有根據,特別在薩珊王朝期間,由於政教合一,使 麻伽 得到了權力。麻伽 也變得聲名狼藉,當時的 麻伽 又的確是專為權力而服務。

即使在薩珊王朝之前, 麻伽 同樣有很大的權力,由於沒有印刷術,瑣羅亞斯德 只能向一部份人傳授拜火教的福音,這些人就有責任向其他人教授拜火教的福音,由於他們是學習拜火教的唯一途徑,漸漸變成祭儀的獨家代理,所有儀式都必須由他們主持,他們變成很多人的導師,地位快速地提升,於是很多人都願意向他們捐獻,漸漸令這群人變成一個特權階層,開始發展出階級制度,這些拜火教導師稱自己做 麻伽 。憑著信徒對火廟的捐獻幾乎富可敵國,加上人民的信任,因而形成在政治上的重大影響力。

所以 麻伽 在波斯歷史中扮演著一個十分奇特的角色;在朝政腐敗時,他們會變成推翻暴政,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的社會運動家。但是在太平盛世時,他們又會變成勾心鬥角,謀朝纂位的奸臣。

麻伽 擔當著教育人民的角式,無疑是古代的補習天王,更甚者他們不但熟悉拜火教禮儀,還掌管司法大權,因為 麻伽 熟悉律法,所以火廟就成為訟裁所,麻伽相等於法官。
唯一可以制約他們的,就是財富。因此,在希臘人眼中的“麻伽”,被形容為“可用錢收賣的騙子”,也不算是偏見。

[拜火教專題] 拜火教的福音書

阿維斯塔 ( Avesta ) 的意思,在帕西語中是“知識”或“福音”,在帕拉維語中又可以解作“根基”或“原件”。
《阿維斯塔》成書於公元前 550 年至公元前 331 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最初的《阿維斯塔》分二十一卷,八百一十五章。按維什塔斯普國王的御旨,以一萬兩千張牛皮紙,用金針寫了一式兩份,由於用金針寫,所以《阿維斯塔》的文字又稱為“金字”。
《阿維斯塔》主要以“帕拉維語”寫成,“帕拉維語”即 古波斯語,和印度吠陀文獻所用的梵語十分相似。

兩份的原文《阿維斯塔》中的其中一份,在希臘的阿歷山大東征時連王宮一同被燒毀,另一份被阿歷山大帶回希臘後,把書中關於醫學、天文學和哲學方面的內容翻譯成希臘文後,將原文燒毀。所以《阿維斯塔》的原文已經失傳,只有希臘文的部份譯本。
因此,對於《阿維斯塔》原文的各種研究在嚴重缺乏史料下,有關《阿維斯塔》的許多背景都是推斷出來的。

雖然在薩珊王朝被重新修定,修復了大部份《阿維斯塔》,但是在亞拉伯統治時期,又在戰爭和異教逼迫中毀壞了許多,而現存的《阿維斯塔》只有薩珊王朝時的四份之一。

現存的《阿維斯塔》內容可分為六個部份,分別是:

《伽薩 Gatha》
又被稱“瑣羅亞斯德之歌”,是 阿維斯塔 最古老的部份,估計成書於公元前十一世紀。伽薩 的文字採用詩體,加上時代久遠,而且內容以哲理為主,所以要讀懂,即使是專家,還是十分困難。
關於伽薩的內容,主要在解釋善惡二元的宇宙觀,對於世界的本源、形成和結局的看法,以及從這種二元論發展出來的道德觀,世界觀和人生意義。

《亞斯納 Yasna》
亞斯納 意思是“值得頌讚的”,在遠古碓利安人眼中,“值得頌讚的”即是凡有益的、純善的、永恆的,都是值得頌讚,由於自然界諸神都有著各種優良的道德品格,所以能成為人們信仰和崇拜的對象。而亞斯納的主要內容,便是頌讚這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和現象。
亞斯納有許多神話故事,包括太陽神密斯拉、雨神泰斯特里亞、安娜希塔女神 ...... 等。

《維期帕拉德 Visparad 》
維期帕拉德 意思是“所有的首領”。
凡帶來福利的、有益於生活的、能增加歡樂幸福的善神、善行和善的造物,是相對於招致災禍、破壞生活,給人類帶來痛苦悲傷的惡神、惡行和惡的造物來說,是優秀、傑出和上等的,而 維期帕拉德 便是頌讚這些善神、善行和善的造物。
由於 維期帕拉德 內有許多對於祭祀用品、禮儀等描述,所以又被稱為“祭儀書”。

《亞什特 Yasht 》
亞什特 和 亞斯納 的主旨大致相同,都是以頌讚天神為主,分別是 亞斯納 主要於善神在意義上的頌讚,而 亞什特 則特別是在具體上頌讚比較重要的天神。
亞什特 是現存的 阿維斯塔 中篇幅最長,也是最生動有趣的部份,他有大量原始神話和在神話基礎上改編而成的雅利安人的帝王英雄傳說,成為拜火教神話體系中的重要部份。

《萬迪達德 Vandidad 》
萬迪達德 意思是“趕鬼的方法”,在 瑣羅亞斯德 創立了拜火教後,來自四方八面的原有宗教群起攻之,萬迪達德 這個名稱便是針對這些攻擊拜火教的異教而起。
現存的萬迪達德共二十二章,其中第 4 至 17 章是主要講教徒應遵循的禮儀和戒律,例如遺反教規應實行的各種懲罰,以及應怎樣處理屍體、怎樣避開不潔之物、怎樣治病和怎樣懺悔和贖罪等,因此可算是《阿維斯塔》的律法書。

《胡爾達?阿維斯塔 Khordah-Avesta 》
胡爾達 是“小”的意思,胡爾達?阿維斯塔 的意思,就是精簡版的《阿維斯塔》,原本並不屬於阿維斯塔,而是在薩珊王朝時的修定版,但由於許多《阿維斯塔》原著的失傳,而精簡版的《阿維斯塔》卻又保留了某些已失傳的部份,因而使 胡爾達?阿維斯塔 變得重要。


阿維斯塔網上版 (英文)
http://www.avesta.org/

在 Yahoo 的 瑣羅亞斯德 教分類中還有許多阿維斯塔,有興趣不妨去看看,然後大家一齊研究研究
http://dir.yahoo.com/Society_and_Culture/..../Zoroastrianism/

中文的阿維斯塔我暫時找不到網上版,有興趣可考慮這本由國內出版社出版的,還包括作者的導讀,這本是以我所知唯一的中文《阿維斯塔 》:
http://www.chbook.com.cn/list/detail.asp?PR_id=639962

星期三, 1月 25, 2006

[拜火教專題] 七位一體的善神

拜火教的善神阿胡拉?馬茲達 ( Ahura Mazda ) 是智慧之神,他創造了宇宙和人並維持著世界的秩序,阿胡拉第一樣創造的是火,由火再創造出世界和人,所以拜火教之所以是拜火教,就是這個原因。

除了善神阿胡拉?馬茲達 ( Ahura Mazda ) 是,另外還有一個惡神安格拉?曼紐 ( Angra Mainyu )或稱阿里曼,阿里曼是破壞之神,他專門與阿胡拉作對。

善神和惡神,便構成了拜火教的二元對立的世界觀,這種二元對立觀影響了許多宗教和文化。
但是善和惡兩者並非一種極端表現,而是有層次之分,七位一體阿胡拉,在集合六大天神的各種特質下,表現出善的不同方面,六大天神分別是:

/代表智慧和善良的動物神 瓦胡馬納 ( Vahumana )
/代表至誠和聖潔的火神 阿沙?瓦希什特 ( Asha-Vahishta )
/代表威嚴和仁政的金屬神 赫沙特拉?瓦伊里亞 ( Khshatra-Vairiya )
/代表謙恭和慈愛的土地女神 斯潘達爾馬茲 ( Spendarmat )
/代表完美和健康的江河女神 哈爾弗達特( Haurvatat )
/代表永恆和不朽的植物女神 阿莫爾達德 ( Amordat )

這六大天神全是由善神阿胡拉所創造的,他們在波斯語中被稱為“阿姆赫拉斯潘丹”,意思是“永生不死的聖者”,也就是指“天神”。
他們在《阿維斯塔》中經常單獨出現,每個天神都有他們各自的位格,而通過了解六大天神和阿胡拉的共生關係,來認識阿胡拉的各種真、善、美的特質。

六大天神的構成,分別是由三位陽性神,和三位陰性神組成,動物神、火神、金屬神都屬於男性的神,而土地神、江河神和植物神都是屬於女性的神,男神和女神構成的陰陽觀,不單單是反映善和惡、光明和黑暗的二元對立的道德判斷,而且也是創造世界的元素,以及整個宇宙的規律。

在拜火教的經典《阿維斯塔》中,有許多讚頌善神阿胡拉的詩歌,而這種對善神的崇拜,並不是在於要求善神去給予自己保佑,或者是要作為阿胡拉的僕人,而是對於“善”的一種追求和嚮往,在《阿維斯塔》中許多頌讚阿胡拉的詩歌中,內容都是以頌讚善神的善性,以及祈求善神讓自己有明辨善惡的能力為主。所以阿胡拉的善,並不是因為他的全能或者甚麼法力,而是在於阿胡拉對尚善的特質和修養。

但薩珊王朝時期,因政教合一而使拜火教變成權力工具,令拜火教一度被下降至成一種形式宗教。不過在由於雅利安人神話的復興,加上摩尼教的興起,令拜火教尚善的特質,以及瑣羅亞斯德的思想再度被重視,甚至升華到成為一種思想和哲理,遠遠超越了宗教的範圍。

希臘史學家 希羅多德 (Herodotus 484 BCE- 425 BCE ) 對波斯人宗教的形容,反映拜火教信徒所景仰的是教主瑣羅亞斯德的思想,而神話只著重於寓意:
波斯人沒有寺廟,也沒有神殿,甚至沒有神像,他們只要走到最高的山上,然後就可以開始敬拜儀式,他們不像我們認為宙斯有一個具體形象,他們認為整個穹蒼就是宙斯。
── 希羅多德 《歷史》

星期二, 1月 24, 2006

[拜火教專題] 拜火教的「三善」

拜火教推崇「三善」,三善是指:善思、善言、善行。
但是,瑣羅亞斯德並無具體地解釋三善的內容,不過從善神阿胡拉的特質,例如:智慧、善良、真誠、純潔、謙恭和仁愛,其實已可作為對善的定義。相反,惡神安哥拉的特質,例如愚昧、邪惡、虛偽、污穢、驕傲和殘暴,則代表惡。
但是,這都是很概括的歸納,始終沒有具體定義。

而這正是二元神論的重點,善與惡的永恆鬥爭,其實並非完全壓倒性的,善是惡的反映,惡是善的反映,兩者是從對比中突顯出來,沒有善就不會有惡,沒有惡就不會有善。

在瑣羅亞斯德的時代,正經歷著道德和價值觀的重構,瑣羅亞斯德批判當時社會的虛偽和暴虐,他從這些批判中發掘出善的精神,而各種有助於推動這些改變的思想,言論和行為,都可屬於三善。
無獨有偶,當年悉達多也是看到印度人濫用吠陀,造成各種虛偽和暴虐的社會風氣,悉達多對此嚴厲批判,為重構社會道德觀而進行宗教改革,於是創立佛教,使印度進入另一個文明時代。春秋時期的禮壞樂崩,令孔子決心進行道德改革,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和「均以民為體」,重構社會價值觀,開始了中國人的文明。但是在悉達多、孔子之前,瑣羅亞斯德便已經在波斯進行這種改革。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的改革不但影響當代社會,而且對後世影響也很大,並成為世世代代道德的標準。

但善惡的原則,往往是時代和社會經濟、政治的產物。因此,瑣羅亞斯德並沒有具體地解釋善惡的定義,在以三善為基礎、善與惡的鬥爭和批判中明辨是非,從而建立一套會不停地自我完備的道德觀。

在古代的迷信社會,瑣羅亞斯德想到以天國作為遵守三善的獎賞,當時此概念對於規範人民道德十分有效,因此成為了當時在中亞地區各民族規範道德的手段,猶太教、基督教以至伊斯蘭,也引入了這概念於他們的信仰中,今日許多人說做好事會上天堂,都是始於瑣羅亞斯德的想像力。

拜火教的思想中心,並不是在於對崇拜權力的迷信,而是在於善惡二元對立鬥爭的思辨精神。當然,善惡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判斷,瑣羅亞斯德當然亦有考慮過,因此除善神阿胡拉和惡神安哥拉外,還加入了當時很流行的雅利安人神話中的各種小神,這些小神代表著不同價值觀,甚至善神阿胡拉本身,也是從六位代表不同意義的天神的七位一體的神,而這些分別代表善惡的小神和七位一體的天神,也會有他們各自的鬥爭,從而反映善和惡之中,也會存在著不同的層次。

星期六, 1月 21, 2006

[拜火教專題] 拜火教創辦人 ─ 瑣羅亞斯德

瑣羅亞斯德 出生於古波斯的斯皮達馬家族,四兄弟中排第三,從七歲開始接受祭司訓練。在他二十歲那年,不顧父母反對,離家出走,四處遊歷,要找尋人生真諦。在雲遊十年後,某天的黎明, 瑣羅亞斯德 在河畔打水,就在他涉水返回時,一個身穿白衣,散發著光芒的天神在他面前顯現,這位天神把 瑣羅亞斯德 帶到 阿胡拉?馬茲達 和眾天神面前,向 瑣羅亞斯德 教授所有拜火教的教義。然後 瑣羅亞斯德 便開始了傳教的工作。

但作為一個宗教的創教者,這樣的故事似乎不夠神怪,每一個宗教創教人都有一個神奇故事,孔子、悉達多、耶穌、穆罕默德,幾乎每一個的出生,都有一個非一般的方式來到這個世界,瑣羅亞斯德 的故事又怎能如此平凡?

瑣羅亞斯德 其實來自天國,牛精古舒爾曼由於在人間受儘折磨,被人類欺壓和殘暴,於是向 阿胡拉?馬茲達 求救,阿胡拉就問眾天神:『誰可以消滅人間的暴虐和虛偽,以及給牲畜提供牧場和耕地?』其中一個天神巴赫曼就提議讓熟悉教誨的 瑣羅亞斯德 擔當此任務,但是牛精古舒爾曼似乎對 瑣羅亞斯德 不夠信心,認為 瑣羅亞斯德 太過柔弱,但 瑣羅亞斯德 還仍然接受了這項任務。

瑣羅亞斯德 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呢?他是從一個處女所生的,但這事情比馬利亞受聖靈感動而生出耶穌復雜幾倍。
首先, 瑣羅亞斯德 的靈光從第六層天降到弗拉希姆家的祭火台,然後從祭火台進入已經懷孕的弗拉希姆妻子的腹中。數月後,就生了一個女嬰,取名 杜戈達媧,由於 杜戈達媧 的身體內有神的靈,所以在黑夜中散發著閃閃金光,但是弗拉希姆受魔鬼迷惑,以為 杜戈達媧 撞邪,於是把她趕走。
杜戈達媧 後來到了斯皮達馬家,與猶長之子 普魯薩斯帕 結婚。

瑣羅亞斯德 的靈光在 杜戈達媧,至於 瑣羅亞斯德 的靈魂,由天神 奧爾迪貝赫什特 和 巴赫曼 安置在聖胡姆草莖內,然後將這 胡姆草 放在一棵參天大樹的頂端。之後,天使引領 普魯薩斯帕 爬到樹上,把這棵 胡姆草 摘下來,拿回家,給妻子 杜戈達媧 收藏起來。

接著,到 瑣羅亞斯德 的軀體。這個軀體是天神 霍爾達德 和 阿莫爾達德 用水和植物配置而成的。這兩位天使把 瑣羅亞斯德 的軀體分子置於雨點中,降落在大地,滲入土地,生出了草。 普魯薩斯帕 在這些草地上放牧牛群,乳牛吃了這些草後,乳線突然暴漲, 杜戈達媧 於是立即擠出牛奶。
杜戈達媧 將這些牛奶,和搗碎的 胡姆草 混在一起渴,渴完之後,瑣羅亞斯德 的軀體和靈魂混合起來,他就懷孕了,之後拜火教的先知,瑣羅亞斯德 就降生為人了 。

瑣羅亞斯德 在世傳教時一直受到重重阻力,傳教的頭十年,只得一個信徒,而且還要是他的表親。於是在他四十二歲那年,決定離鄉別井,去到一個叫 卡維?維絲塔帕斯 的國家,他的傳教終於取得成功,先後使王后 胡陶莎 和王國本人放棄原本的雅利安人信仰,並且在朝野中掌握了權力,改信拜火教的人也隨之增多。
但是到了安息王朝期間,雅利安人的信仰又再次復興,太陽神密斯拉原本便是從雅利安人信仰而來,不過在拜火教下,所有雅利安人信奉的神全都變成阿胡拉的兒子,於是出現了七位一體之說,而後來的基督教教父也從拜火教七位一體的原理中,發展出三位一體神學。

但是,拜火教極速發展,卻遭鄰近國家的敵意,新舊宗教之間的鬥爭激烈,而 瑣羅亞斯德 77 歲那年,在這些宗教鬥爭中被一個 土竺祭司 謀殺而死。

http://www.arcworld.org/databases/zarathustra.gif
圖:拜火教創辦人 ─ 瑣羅亞斯德 (682 B.C.E. ?551B.C.E.)


[參考]
文元琪《二元神論─古波斯宗教神話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滕磊《西域聖火─神秘的古波斯祆教》-- 人民美術出版社


相關網站:
  • 瑣羅亞斯德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6212.htm
  • 星期五, 1月 20, 2006

    [拜火教專題] 東方三智者

    基督教的新約聖經中有一個關於拜火教祭司的故事:一個拜火教的高級祭司,從星象得到啟示,去尋找新紀元的救世主。

    新約聖經中,『 [馬太 2 :1] Wise-men from the east came to Jerusalem,』
    Wise-men from the east 一般被理解為 3 kings, 或被稱為東方三博士,到底他們是何方神聖?

    其實,新約聖經從沒說東方來的 Wise-men 是三人,因此,他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一大隊人。

    新約聖經原文的 wise-men ,是 magoi 或 magi, magoi 原本是波斯語,根據希臘史學家 希羅多德 (Herodotus 484 B.C.E.- 425 B.C.E. ) 的解釋,這是一個高級祭司的專稱,而這個專稱又專指在天文學方面權威的祭司,除了占星他們還懂得驅鬼和解夢。

    馬太福音中關於 magoi 的描述,的確發現他們有占星和解夢的能力:
    [馬太 2:2] 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
    [馬太 2:12] 博士因為在夢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

    再加上他們是來自東方,因此幾乎可以肯定,Wise-men from the east 就是指從東方來的拜火教祭司,他們大概是一個祭司加幾個隨從。

    那麼他們找猶太人之王為甚麼?
    若時間是正確,即耶穌出生是在公元前後四至五年,那麼,在當時的波斯,正值是內憂外患的時代,當時正是安息帝國的末期,即是波斯人被安息人佔領的時期,安息人是指帕提亞行省北部的帕奈人,屬於白匈奴的一支。

    安息王朝是一個非常野蠻的帝國,而且十分強大,連羅馬也對他們束手無策。但是,在安息王朝期間,特別是公元前三十年期間,外戰加內亂,王位之爭頻繁,地方割據勢力強大,以及和羅馬長期交戰,生活很不隱定。
    不過在公元前三十一年開始直至一一四年,安息王朝和羅馬簽了和平條約,開始了兩國人民的交住。太陽神密特拉教便是在這個時候傳入羅馬,並迅速成為羅馬主要宗教。

    所以在這個時期有波斯祭司到耶路撒冷並不足為奇,但是波斯祭司為甚麼要找耶穌?

    根據占星理論,每二千年是一個星座紀元,而當時正值是白羊座時代進入雙子座時代的交替,相信占星的波斯祭司自然認為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而波斯祭司所見的星,正是兩個時代交替的關鍵,根據美國陸格大學天文學家麥可莫納教授 (Prof. Michael Moinar) 用電腦程式推算,這顆星出現於公元前六年的 4 月 17 日。
    在這段時間,安息東部一個叫貴霜帝國掘起,而且與羅馬常有聯系,是安息帝國的一大威脅。
    因而可以估計,波斯祭司到耶路撒冷的目的,一方面出於占星異象,另一方面是希望勾結羅馬軍隊。

    因為祭司從占星異象相信,新時代會有新的秩序,安息王國應該是滅亡的時候,波斯人應該到了推翻安息人統治,建立自己王朝的時候,加上貴霜帝國掘起,他們希望巴結到羅馬的軍事力量,推翻安息帝國,而從星象看,新王會在耶路撒冷找到。

    而這正構成了一個有趣的處境,因為,當時在耶路撒冷的希律王也正面對著一個被推翻的處境,聽到波斯祭司說要來找新王,一個患了妄想症以及面對著宮殿鬥爭的希律王會怎樣想?當然是神經更加失常!

    然而,耶穌是不是他們要找的新王?當然不是,一來耶穌最後並沒有成為猶太王,他只是以自稱猶太王之罪名而被判處死,和他已當上猶太王是兩回事。二來耶穌也不是後來的推翻安息王朝的阿爾達希爾,因為阿爾達希爾是在公元 224 年將安息帝國挫敗,無論怎樣推算,都算不出阿爾達希爾就是耶穌。
    然而,當時在羅馬活躍的波斯祭司,肯定並非只此一人/隊,相信占星的波斯祭司也肯定除了耶穌,還找過其他疑是新王的人,加上當時安息帝國內土地割據,附屬小王國的祭司也應該看到相同的星象,因此應該還有其他祭司在找他們認為是的王。

    因此我認為,聖經新約中的這個故事,其實只在反映當時兩國的政治形勢,多於是一個新王的預言。


    圖:穿著波斯祭司服飾的東方三智者,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巴薩札 (Balthasar), 墨齊奧(Melchior) 和 蓋斯柏 ( Gaspar ),這幅畫是六世紀時期羅馬的作品。


    參考:
    Mark Rose, "The Three Kings & the Star": the Cologne reliquary and the BBC popular documentary
    http://www.archaeology.org/online/reviews/threekings/
    王新中, 冀開運《中東國家通史─伊朗卷》 -- 商務印書館

    星期四, 1月 19, 2006

    [拜火教專題] 太陽神密特拉

    拜火教除了拜火,還信奉日月星辰,其中太陽神密特拉是最引人興趣,因為全世界許多人都會在每年十二月廿五日慶祝太陽神密特拉生日,雖然當中有些人以為這日是慶祝耶穌生日,也有些人以為這是聖誕老人派禮物的日子,但這日原本是從密特拉教慶祝太陽神密特拉生日開始的。

    拜火教的善神阿胡拉?馬茲達 ( Ahura Mazda ) 與惡神安格拉?曼紐 ( Angra Mainyu )大戰時,有一個副將叫密特拉(Mithra),他是阿胡拉從處女所生的兒子,他生在聖泉旁的一棵樹下,生時手執火炬,身佩大刀,為大地之子。常和沃水女神阿娜希塔(Anahita)共同受祀。

    首次有書面提到密斯拉的時間可追溯到西元前1400年。太陽神密特拉是一個戰爭之神,同時代表公義,負責保護正直的人以及懲罰心術不正者。密特拉 (Mithras)在拉丁文中有「至聖的約定」的意思,所以他也是一個代表契約的神。

    密特拉在拜火教中也是最受歡迎的小神,由於太受歡迎,在帕提亞帝國時代還取代了阿胡拉成為主神,後來由於有人發起復興阿胡拉運動,密特拉就從拜火教中分裂出來變成密特拉教,並且急速發展,在傳到羅馬後還成為了羅馬的主要宗教,在羅馬到處都可以找到密特拉廟。

    密特拉教有一個殺公牛獻祭的儀式,這儀式有一個典故:
    密斯拉在阿胡拉.瑪茲達的命令下,將初生的牛犢供為祭牲,當密特拉殺死這隻牛的時候,牛血澆灌了草木,牛犢的身體神奇的迸發出麥子、葡萄、動物與所有其他美善的東西。這件事跡成為密斯拉教宰牛以求五穀豐登之儀式的原型。
    密斯拉教相信,人的不朽靈魂雖陷在人的身體中,但仍可以克服死亡、通過眾行星的七層天,而返回在天堂中的根源。

    http://perso.wanadoo.fr/spqr/Images/mithra.jpg
    圖:密特拉殺牛


    參考:
    http://www.vetssweatshop.net/dogma.htm
    http://www.truthbeknown.com/mithra.htm

    星期二, 1月 17, 2006

    [拜火教專題] 拜火教與政治

    拜火教其實是一種極端的宗教主義思想,他有一套政教合一的政治觀,是同時期歐亞地區最有系統的政教合一體系,而這種政治觀也影響了後期的基督教和伊斯蘭。

    224 年阿爾達希爾統一波斯,建立薩珊王朝,阿爾達希爾用來管冶帝國的手段,便是宗教。

    拜火教是當時波斯最盛行的宗教,拜火教代表了的波斯人的文明和精神。所以阿爾達希爾任用當時最精通拜火教教義的高級祭司“司坦薩爾”,從全國收集各地的拜火教經文,重新制定拜火教經典《阿維陀斯》和《波斯古卷》,統一教義,及廣建拜火教祠堂,並將拜火教立為波斯國教。

    在當時來說,阿爾達希爾的政策是很劃時代的,很小國家會把宗教立為國教,國教這種東西實在是極具創意之作。雖然很多人以為古以色列是以猶太教為國教,但許多歷史文獻和考古發現,都顯示古以色列王國的人民是多神崇拜的,是到了以色列亡國後一神教才真正有系統地發展。在印度,甚至中國,在那個時代之前都沒有國教這種東西,雖然有許多民族也是政教合一,例如把族長或者是國家的元首理解為神或者神的兒子,但把一個宗教有系統地立為國教,始終是阿爾達希爾的創舉。

    阿爾達希爾在教導兒子沙普爾時說:『你要知道宗教和王權是兩兄弟,宗教是王權的基礎,而王權保護宗教。王權無宗教必崩潰,宗教沒王權保護也必沒落。』

    阿爾達希爾又創立了“王之聖火”紀年制度,每一個新王登位,就會在最大的一間拜火教祠堂燃起聖火,聖火會保持不滅,直至該王去世,代表王權和宗教真正掛勾。

    除了阿爾達希爾的創見,高級祭司卡迪爾也是功不可沒,他在組織國家教會、建立教會的人事階級制度等貢獻最大。卡迪爾一生服務過 7 個波斯國王,是最德高望重的祭司。
    祭司的權力很大,他們掌握了國家的文化、教育和司法大權,有時甚至比國家的行政官員擁有更大權。教會的財力也十分雄厚,全國的信徒都會向教會捐獻,由金錢、土地甚至奴隸都源源不絕地捐獻,以致教會擁有強大的權力實力,在沙普爾死後,教會甚至有權橾控王位的承繼,喜歡立進就立誰,喜歡廢誰就廢誰。

    拜火教文化的影響很大,例如羅馬的君士坦丁在統一東羅馬,建立了拜占庭帝國後,也參考阿爾達希爾的方式,為帝國立一個國教,君士坦丁選擇了基督教,不過他似乎太沒創意,他幾乎將整套拜火教系統照搬,從教會制度、人事階級制度,甚至宗教儀式,都是從拜火教一成不變地照搬的,可見阿爾達希爾的政教合一是很有系統和先進。不過拜占庭後來的教父也一樣很有創意,他們發展了一套異端審判系統,將極權發揮到最高境界。
    另外,穆罕默德在統一亞拉伯半島後,也參考了阿爾達希爾的方式,把伊斯蘭教立為國教,不過穆罕默德比較有創意,由於受了希臘哲學的影響,所以他懂得按亞拉伯的實際情況,而發展了一套專為伊斯蘭文化和亞拉伯人生活環境而設計的政治制度。

    這些都是拜火教文化的影響。

    參考:
    王新中, 冀開運《中東國家通史-伊朗卷》 -- 商務印書館
    文元琪《二元神論─古波斯宗教神話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

    星期日, 1月 15, 2006

    [拜火教專題] 巴斯人

    巴斯 (Parsees) 即是指拜火教徒,拜火教在南北朝時代已經傳入中國,當時許多胡人也是信拜火教的,其實胡人的“胡”本來就是波斯語,由此可知胡人當中其實有許多巴斯人。在唐朝時甚至有許多祆祠供巴斯人祈福,但祆教在宋朝以後漸漸式微。

    然而在許多文獻中仍然可以找到巴斯人在中國活躍的蹤跡,特別在清朝廣州口岸,有許多巴斯人。
    當時的巴斯人在廣州口岸活躍於商業活動中,清人對巴斯有許多不同的稱呼,除了巴斯,還有八思、叭史、巴社、包社、巴西。另外又有些人從巴斯人的外表,把他們稱為白頭人、白頭夷、白頭鬼等,當時清人對巴斯人的認識僅限於商業活動,並沒有文化交流,所以很多人對巴斯人其實都不太了解。

    鴉片戰爭後,巴斯人也有在香港定居,他們主要是做販賣鴉片的生意,所以在香港的巴斯人其實都是效富裕的,後來由於香港要回歸共和國,大部份巴斯人已移民了。

    香港摩地道的摩地,律敦治醫院的律敦治,他們都是在香港的巴斯人。

    所以,不要以為香港好像和拜火教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在香港其實還是可以找到拜火教的蹤跡的。

    星期日, 1月 08, 2006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

    最近在讀一本書叫《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看完真不知好嬲定好笑,好笑是那些十字軍實在低 B ,好嬲是那些是真人真事。
    對於喜歡歷史的人來說,都應該明白歷史是要多角度看的,一直以來關於十字軍東征的歷史,都是從歐洲人的觀點看,所以,《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應該很合喜歡歷史的人口味。

    大家猜猜十字軍最喜歡吃甚麼肉?(答案在下面)

    節錄 ( P.S. 阿拉伯人中並沒有十字軍這個名,怹們稱十字軍做法籣克人的 ) :

    『有一天我在台比利亞 (Tiberiade) 時,剛好法籣克人慶祝節日。武士們從城裡準備出來騎馬比武,他們帶了兩個老太婆,命兩人站在操場一邊,另一邊大石上吊著一頭豬。武士們弄了一個競走比賽,兩個老太婆邊走邊有武士檔著她們的路,看兩個老太婆誰跑得快。比賽開始後,兩個老太婆跌跌撞撞,每爬起一次台上的人就爆笑,最後跑贏那個老太婆獲得一頭豬作獎賞。』

    『一個大木桶裡裝滿了水,嫌犯是個年輕人,五花大綁從空中垂下來。法籣克人認為他如果沒有罪,則他會沈入水底,待會把他拉上來就可以。但如果他有罪,他將會浮而不沈。酷刑開始,可憐的年輕人拼命想沈入底但是不行,結果他必須接受制裁。願真主詛咒這群該死的劊子手!他們用燒紅了的錐子刺瞎了年輕人的雙眼。』

    『一天,穆奈伊特拉,黎巴嫩山城的法籣克總督寫信給我的蘇丹叔叔─沙札的頭人,叫他趕快派個醫生來。我叔叔選了一個醫生叫泰皮特,他是個基督徒。他才去了幾天便回來,我們都覺得奇怪,問他為甚麼那麼快就醫好病人, 泰皮特回答說:
    他們要我去看一個武士,腿上化膿,還有一個婦人得了肺癆。對於武士我給他上了藥,膿出來了,情況有所改善,至於婦人,我給他開了藥等她慢慢恢復健康。這時一個法籣克醫生走來阻止我看診說:「這小子一點也不懂得醫術。」接著問那武士:「你做個決定,是要作一條腿的活人還是要作兩條腿的全屍?」那武士說要做活人,法籣克醫生說:「那好辦,找個強壯武士,帶一把斧頭來。」醫生把病人的腿架起來,告訴喚來的武士:「就一斧,要乾淨俐落。」我們眼睜睜的看著那武士一斧砍下去,但是力度不足,再補一砍,骨髓噴淺而出,病人當場氣絕身亡。擺平第一個之後,接著法籣克醫生去看那婦人,他說:「這婦人頭上有魔,魔鬼附上了她,必須把頭髮剃掉。」婦人剃頭之後,接著是藥膳,吃的是大蒜和芥菜,結果病情愈加惡化,醫生又說:「魔鬼一定已進入了頭。」他拿了一把剃刀,在婦人頭殼上切了一個十字,頭骨都露了出來,醫生居然還在上面塗鹽,結果婦人一命嗚呼。我問他:「你還需要我嗎?」他答沒必要,我就回來了。此趟我是見識到法籣克人的醫術大觀。』

    以下是法籣克史學家肯恩對他們在瑪拉 (即現在的敘利亞) 屠城的所見所聞:
    『在瑪拉,我們的戰土把異教徒的成人扔進鍋子裡煮;孩童則用鐵叉串著燒烤。』
    法籣克士兵是否因為饑餓而吃人呢?
    『我們的士兵不但不怕吃突厥人和撒拉遜人 ( 即阿拉伯人 ) 的屍體,他們連狗都敢吃!』

    一名瑪拉詩人這樣形容被法籣克人屠城的心情:
    『我們不知這是野獸的獵場還是自己的家園,我生來的土地啊!』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 Les croisades vnes par les Arabes 》作者:阿敏?馬洛夫Amin Maalouf
    出版:河中文化實業有限公司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