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24, 2006

[拜火教專題] 拜火教的「三善」

拜火教推崇「三善」,三善是指:善思、善言、善行。
但是,瑣羅亞斯德並無具體地解釋三善的內容,不過從善神阿胡拉的特質,例如:智慧、善良、真誠、純潔、謙恭和仁愛,其實已可作為對善的定義。相反,惡神安哥拉的特質,例如愚昧、邪惡、虛偽、污穢、驕傲和殘暴,則代表惡。
但是,這都是很概括的歸納,始終沒有具體定義。

而這正是二元神論的重點,善與惡的永恆鬥爭,其實並非完全壓倒性的,善是惡的反映,惡是善的反映,兩者是從對比中突顯出來,沒有善就不會有惡,沒有惡就不會有善。

在瑣羅亞斯德的時代,正經歷著道德和價值觀的重構,瑣羅亞斯德批判當時社會的虛偽和暴虐,他從這些批判中發掘出善的精神,而各種有助於推動這些改變的思想,言論和行為,都可屬於三善。
無獨有偶,當年悉達多也是看到印度人濫用吠陀,造成各種虛偽和暴虐的社會風氣,悉達多對此嚴厲批判,為重構社會道德觀而進行宗教改革,於是創立佛教,使印度進入另一個文明時代。春秋時期的禮壞樂崩,令孔子決心進行道德改革,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和「均以民為體」,重構社會價值觀,開始了中國人的文明。但是在悉達多、孔子之前,瑣羅亞斯德便已經在波斯進行這種改革。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的改革不但影響當代社會,而且對後世影響也很大,並成為世世代代道德的標準。

但善惡的原則,往往是時代和社會經濟、政治的產物。因此,瑣羅亞斯德並沒有具體地解釋善惡的定義,在以三善為基礎、善與惡的鬥爭和批判中明辨是非,從而建立一套會不停地自我完備的道德觀。

在古代的迷信社會,瑣羅亞斯德想到以天國作為遵守三善的獎賞,當時此概念對於規範人民道德十分有效,因此成為了當時在中亞地區各民族規範道德的手段,猶太教、基督教以至伊斯蘭,也引入了這概念於他們的信仰中,今日許多人說做好事會上天堂,都是始於瑣羅亞斯德的想像力。

拜火教的思想中心,並不是在於對崇拜權力的迷信,而是在於善惡二元對立鬥爭的思辨精神。當然,善惡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判斷,瑣羅亞斯德當然亦有考慮過,因此除善神阿胡拉和惡神安哥拉外,還加入了當時很流行的雅利安人神話中的各種小神,這些小神代表著不同價值觀,甚至善神阿胡拉本身,也是從六位代表不同意義的天神的七位一體的神,而這些分別代表善惡的小神和七位一體的天神,也會有他們各自的鬥爭,從而反映善和惡之中,也會存在著不同的層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