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16, 2006

伊薩克?萊塞 Issac Lesser (1806~1868)

在十八世紀之前,美國的猶太社團處於相對封閉的社區,所以美國的猶太人中並沒有甚麼特別特出的猶太學者,連一間猶太學院都沒有,直至 Issac Lesser 的出現,美國的猶太社區才發生改變。

伊薩克?萊塞 Issac Lesser (1806~1868) 是美國保守派猶太教的先驅,是西伐利亞人 (Westphalia) ,即德國猶太人,1824 年移居美國,定居於維吉尼亞州的 Richmond。

最初 伊薩克 在美國幫叔父打理生意,同時在當地的猶太教公會辦的學校任牧師。在此期間,他不斷在國內外的雜誌中發表護教文章而聲名大噪。因此於 1830 年委派到費城,擔任一間西班牙裔猶太教公會“以色列人的希望 Mikveh Israel” 為牧師 ( hazzan )。
在他加入“以色列人的希望”早期,他大力推廣以英語佈道,以及在宗教儀式中使用英語,因而令他成為當代猶太人佈道家的代表人物,也是當時第一個以英語佈道的猶太教佈道家。

他於 1843 年創辦全美第一本猶太教雜誌《西方和猶太擁護者 (The Occident and Jewish Advocate) 》並任該雜誌主編,這本雜誌以發表正統猶太教護教文章為主,因而令雜誌迅速成為猶太人生活一部份,並成為美國最有影響的刊物之一。
又於 1845 年促成“美國猶太出版學會 (American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1853 年出版英譯版 《 Tanach (塔納赫)》,在這個版本的塔納赫和當時流行使用的 King James 英譯版舊約聖經的分別是在於 King James 內的所有含耶教色彩的文字都消失了,此後,伊薩克的英譯版使成為最權威的英譯版標準塔納赫版本。

但以英語佈道卻遭到猶太教內很大的反對,教會一直反對以英語作為宗教儀式和佈道,於是 伊薩克 於 1850 年辭去“以色列人的希望”的職務,加入了一個新教會組織“真理之家 ( Beth El Emeth )”並成為拉比。

伊薩克又於 1867年創辦了保守派的第一所拉比神學院 “邁蒙尼德學院 Maimonides College”,學院成立後一年伊薩克便與世長辭。而學院在成立六年後因資金短缺而停辦,但學院卻為猶太教培訓了大批拉比,這些拉比後來又於美國其他地方成立拉比學院,因而大大改善了美國的猶太教發展。

伊薩克的信仰是承傳自“撤哈利亞?弗蘭克爾 ( Zacharia Frankel 1801~1857)”的“實証史學派 (Positive Historical School) ”思想,他堅持認為正流派並不像反對者所講那樣頑固地反對進步,但同時又認為正統派不應為迎合改革者的口味,而令猶太教變成一個適應每一歷史階段的萬花筒,因為這會令宗教的根基變得動盪不定。但為了取得和時代同步發展,也不應抗拒採取那些已證明卓有成效的改進措施。

儘管他反對改革派的理論和實踐,但卻主張建立一個各教派聯合的統一宗教組織,1859 年“美國猶太人代表委員會 (Board of Delegates of American Israelites)” 的成立,就是他與改革派領袖懷斯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JPS 版的塔納赫網上版:
http://www.mechon-mamre.org/p/pt/pt0.htm

星期五, 2月 10, 2006

Lucha Libre

最近有一部由 Jack Black 主演的電影 Nacho Libre ,根據 filmjerk 資料,電影故事發生於墨西哥,講述由 Jack Black 飾演的 Nacho ,自小被一間墨西哥修道院收養,後來為修道院負責伙頭的年青人,由於靚女修女 Sister Encarnacion 的孤兒院發生財政問題,為了幫修女籌錢,而去參加 Lucha Libre 聯賽,成為 Luchador。

職摔迷對 Lucha Libre 應該不會感到陌生,Lucha Libre 專指墨西哥職業摔角,這種摔角以飛來飛去的風格為主, 相當受墨西哥人歡迎,較具規模的 Lucha Libre 組織包括有 CMLL 和 AAA,這種摔角比賽入場費便宜,所以每個星期的演出都能吸引許多人,看摔角甚至成為許多墨西哥人生活的一部份,TNA iMPACT! 的六角形擂台,便是抄 AAA 。

Lucha Libre 是西班牙語,意思是“自由式格鬥”,通常指職業摔角,而墨西哥摔角手則叫做 Luchador。由於 Luchador 相對於美國摔角手身形普遍較細小,Luchadors 為了增強招式的說服力,發展出很多攻擊力強的絕技,例如一 些從高處向對手飛身俯衝的招式,令人相信一個身形細小的摔角手,也有能力和體形較大的摔角手作無差別混合格鬥。這種風格亦對日本摔角影響很大,例如大阪摔角就以這種 Lucha 風格為主。
Luchadors 有一個最大特式,就是面具,幾乎過半數的 Luchador 也是帶面具上陣,面具的作用,除了用作營造角式性格之外,另一個原因是有些 Luchadors 純粹業餘上陣,為了不想影響正職而帶面具,所以通常一個 Luchador 成名後,幾乎每一個都會除面具。

收集 Luchador 面具亦是 Lucha 迷的一種文化,所以每一個 Luchador 都有屬於自己的面具設計,就算一個 Luchador 退休,甚至去世,亦不會有其他 Luchador 用回同一個面具設計,所以每一個面具幾乎係完全等如一個 Luchador 的名字和印記,見面具如見人。

說回電影,Nacho Libre 主角 Nacho 為了幫孤兒院籌錢而去參加 Lucha Libre 聯賽,套戲的風格屬於攪笑,不過現實中這類故事其實係墨西哥可謂見怪不怪,許多人為不同原因而成為 Luchador 參加 Lucha Libre 聯賽,例如電影中的 Nacho 為了幫孤兒院籌錢而成為 Luchador ,因為墨西哥經濟環境不太理想, Lucha Libre 聯賽又能吸引觀眾,亦是一門賺錢生意,所以參加 Lucha Libre 聯賽成為不小窮人出路,亦有人為改善社區或者政治環境而去參加 Lucha Libre 聯賽,借擂台宣傳自己的政見,甚至有些 Luchador 後來會成為國會議員,又有 Luchador 為環保而參加聯賽,當然亦有為名利,總之甚麼理由都有。

Lucha Libre 幾乎可以說是墨西哥文化的一部份,有長久的歷史背景,以及獨特的社會地位。

明珠台在星期六早上亦有一部關於 Lucha Libre 的卡通“ iMucha Lucha! ”,播放時間請自行到 TVB Pearl 的網頁查詢。

Nacho Libre 官方宣傳網頁:
http://www.nacholibre.com/

猶太教神秘主義 -- Kabbalah

所謂神秘主義,是指“通過體驗獲得對上帝的智識”

[詩 篇 34:8]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

這種“滋味”雖然曾被很多不理性的方式宣示,但無疑這種滋味確是許多宗教中所追求的,特別是猶太教。因此在宗教發展的過程中是必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神秘主義所追求的,並不是一種空想的滋味,而是一種實質的滋味,要有可用的“方法”去達到的。

而 Kabbalah 便是猶太教的神秘主義中其中一種,Kabbalah 意思是“傳統的教義”,是有記載中最早的一種猶太教神秘主義,大約出現於塔木德時代的前期。
Kabbalah 是在諾斯替主義影響下影成的一種猶太教的神秘主義(果然又是諾斯替主義的傑作),他放棄了聖經中上帝的人格化概念,改為追求“deus absconditus”,這個字在 Kabbalah 的解釋是“不能用思想認識的東西”,即是一個“隱秘的上帝”。

但是以個人的內在體驗,是很難去証明出來的,這是神秘主義者向來面對的最大難題,所以 Kabbalah 專注在以非個人的方式去描述這種神秘王國和冥想世界,不希望被理解為迷狂經驗。
然而他們所提出的方法,無疑又的確是一種達到迷狂的技巧,然而 Kabbalah 的 Master 對於理性是有一種執著,至小在這些迷狂經驗中,他們必需要在形而上的層次達到所需的邏輯要求。

除了 Kabbalah ,其實還有其他猶太教神秘主義派系,例如 Hasid 和 Merkabah,還有許多。而這些神秘主義所追求的,大都是為解決人最內在的精神需要。

然而 Kabbalah 現在似乎更像是一種潮流商品,在網上 search Kabbalah 的資料,就發覺 Kabbalah 原來是一門相當賺錢的生意。

明教的二宗三際(三)

代表光明的原人被黑暗吞噬,但在黑暗內卻發生了作用,使黑暗偏離了原來目標,即是對光明世界的慾望。
有另一種意見認為原人並不是被擊敗,他們認為原人的犧牲一種策略,雖然這種策略是被逼,但總算是讓光明世界暫時避開了黑暗的攻擊,並無意中提供了最少征服黑暗的途徑。

原人被黑暗俘虜後,因在黑暗物質內受到強烈的壓迫而變得麻木,漸漸失去意識,他們變得又聾又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來源。

光明為了拯救原人,於是進行了第二次的創造,首先是創造了眾光明的朋友,然後眾光明的朋友產生了“偉大的建築師 ( Great Architect )”,偉大的建築師產生了“活靈 ( Living Spiit )”,活靈引出他們的五個兒子前住黑暗的領土去,終於找到淹沒在黑暗裡面的原人。
活靈大聲召喚,這召喚就好像一把鋒利的劍,把原人的軀體脫去,原人因而得到解脫。

原人的解放對於明教信徒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他明教的拯救象徵,就好像耶教把耶穌釘十字架作為拯救象徵一樣。耶教以十字架去表達這種象徵,而明教也有一種儀式去代表這種象徵,在明教文獻 Kephalaia 介紹了種象徵:
『第一只“右手”是當原人要去戰鬥時生命之母伸向他的。
第二只“右手”是活靈把原人從戰鬥中拉出來是伸向他的。
按照右手之奧秘形象,人們彼此之間伸出右手。』

這就是現在流行於全世界,作為表達友好的一種儀式 ── 握手。

當然我們不能因而認為握手是源自明教,但這個由波斯人流傳出來的儀式,又的確是古代希臘、羅馬、埃及甚至猶太人都沒有的習俗,他們通常以行禮、鞠躬、擁抱、親吻或脫帽致意。
在耶教的新約聖經加拉太書二章九節中,雅各、磯法、約翰也曾向保羅和巴拿巴介紹這個外邦的禮儀。

但是,原人的靈魂還仍然失散於物質之中,為了這些失散的部份,不得不創造出宇宙,作為一個機制去分辨出黑暗和光明。

由於吸收了光明而變得虛弱的黑暗物質,結果導致黑暗物質被活靈征服,於是活靈用黑暗物質的皮膚和殘骨創造了宇宙,由活靈的五個兒子負責維持這個宇宙的秩序,每個兒子分別保護宇宙的一個部份,包括十個天蒼和八個地屋,而黑暗的首魔則被束縛在天蒼,牢牢地釘在那形成天的皮膚上。

但這並不意味黑暗已經失去他邪惡的力量或行動能量。

為了將光明和黑暗完全分開,於是造行了第三次創造,這次創造了信使。

待續

拜火教的入教與決志

猶太教論壇討論關於民族宗教的外邦人入教決志,其實,拜火教也同樣有外邦人入教決志的問題,因為拜火教其實也是一個民族宗教。

然而拜火教的一軛觀,似乎是出於傳統多於是出於信仰要求,因為只要從拜火教的歷史來看拜火教的一軛觀發展,就會很清楚明白。

在古波斯曾被希臘統治,又在安息王朝被外邦人統治,拜火教的傳播曾經受到很大的打擊,在阿爾達希爾推翻安息王朝建立薩珊王朝後,拜火教才全面復興,而當時他們面對的問題是;怎樣在波斯人中復興和保存波斯文化?
因此,拜火教的發展重點在於從波斯人中保存波斯文化,而忽略、甚至可說是全沒考慮過向外傳教的問題,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不向外傳教的傳統,並進一步演變成只有巴斯人血統的人才可以成為拜火教徒。

但是到了後來,在亞拉伯統治後拜火教又一次受到打擊,許多伊朗人在亞拉伯人的政策下改信伊斯蘭教,拜火教信徒的人數急速下降。

許多因戰亂或者因營商而流落海外的巴斯人,由於無法找到巴斯人配偶,而與外邦人通婚,開始有外邦人信奉拜火教,這令拜火教的一軛觀開始受到衝擊。
這類巴斯人與非巴斯人的通婚,導致拜火教的外傳,其實這一直都被拜火教禁止的,但由於拜火教信徒人數的急速下降,和在政治上失去力量,所以教會對這種通婚還是得過且過,但一軛問題還依然是困擾著教徒的日常生活,這個問題一直到了 19XX 年才獲得教內的認真討論,但原因不是因為教徒在一軛觀中受苦,而是因為拜火教信徒人數下降,如果再不開放,拜火教有可能漸漸式微甚至消失。

在拜火教中有兩大派系,一個是伊朗派,另一個是帕爾西派。伊朗派屬於一個保守派系,他們堅持所有宗教場合一定要用波斯語進行,並且在宗教聚會中堅持傳統儀式,包括飲食規定以及程序。在一軛的立場以及非巴斯人入教的問題上,伊朗派是完全無價講的。
帕爾西派則屬於一個進步的改革派,他們不介意接受現代社會的生活標準,在宗教聚會也會用英語進行,也沒有飲食規定。在一軛的立場上,他們是相當寬容。
至於在非巴斯人入教的問題上,帕爾西派基本上是開放的,但他們仍然堅持不向外傳教,也不可以向非巴斯人推銷拜火教,只有在非巴斯人自己要求入教,以及不是改信的情況下,才會接受非巴斯人入教。因為拜火教相信除了一些偽信宗教之外,所有宗教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宗教都是根據天使的安排在出生前已經預備好,所以去改變一個人的信仰,等如違背了上帝的意志,是一種罪惡。
當然從歷史角度看,這種思想可能反映巴斯人在經歷被統治時期,因被逼改變信仰而作出的一種反叛,但另一方面卻成為巴斯人在其他國家也能保存信仰的原因。

但是革新的帕爾西派始終屬於拜火教的小數派,對於是否接受非巴斯人入教,以及和非巴斯人通婚的問題上,拜火教中依然存在爭論。

其實我覺得,在拜火教面對教徒人數日漸下降的情況下,拜火教實在很需要開放的。拜火教在全世界的情況暫時來說並沒有一個較科學計算的確實數據,但由於印度政府的人口普查統計是包括宗教信仰,因此從印度的普查看到,拜火教人數由一九四一年的十一多萬人,到一九九一年下降到只得五萬多人,再這樣下去,這個古老宗教很快會消失。所以接受非巴斯人入教以及作有節制的傳教,應該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根據《伽薩》,瑣羅亞斯德也沒有要求不可向外人傳教,正如前文所述,不外傳是出於傳統多於信仰,所以拜火教應該接受非巴斯人入教,而且以目前拜火教的處境來說,這也必是將來發展的大勢。

星期四, 2月 09, 2006

以色列神的稱呼

以色列神之所以有許多不同的稱呼,是由於早期的希伯來人生活在很大程度受了埃及文化所影響,埃及宗教認為,神的名字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知道的,除了法老和祭司外,沒有人可以知道神的名字,否則就會帶來災難,另外某些神的名字假如被人呼喚,這人就會得到該個神的能力。

所以,一般人會對於神有很多種不同的稱呼。
至於以色列的神,也有著各種不同的稱呼。

EL
El 是源自古代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一帶的閃族神,上古時代的閃族都是以此來對神稱呼的,意思是“具有力量”或“權力”。主要出現在《塔納嚇》的詩句當中。
El 很多時會和其他詞組合,產生不同的意思。
EL Ilyon 是“至高的主”
EL Olam 是“永生的主”
EL Shaddai 是“全能的主”,這個字主要在《塔納嚇》的《約伯記》中出現。

Elohim
是 El 的復數,意為“眾神之長”。Elohim 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特指以色列的神,不過有時也會用來指異教的神,是《塔納嚇》中出現最多的稱呼。

YHWH
這是一個最重要的稱呼,也是最專為指最高神的稱呼,英文的 YHWH 被翻譯為 Lord,即真主或最高主的意思。這個稱呼在公元前三世紀時被還嚴格規定禁止誦讀,此後 YHWH 的讀音便失傳了,自此再沒有人知道這個字的正確發音方式。

Adonai
這是從 Adon 變化出來的,意思是“我的主”,這個稱呼的主要作用是在發音上代替 YHWH。即是一看見 YHWH,就會讀成 Adonai 。後來又和 YHWH 合併,變成 Jehovah,即“耶和華”

Halleluyah
即“讚美神”

Memra
是阿拉米文譯本的《塔納嚇》中對神的稱呼,在這個譯本的《塔古姆》中把所有對神的人格化稱呼都取消,而改用 Memra ,這個名稱有“道”的意思。

Shekhinah
這稱呼是希伯來文譯本中對神的非人格化稱呼,意思是“神之榮耀存留大地”,很多時猶太人都會以此稱呼來代替 YHWH 以示對神的尊敬。這個稱呼並沒有出現在《塔納嚇》內,主要是出現於公元後成書的《塔木德》、《米德拉什》和《塔古姆》中。

由於對神名字的特性,傳統猶太人有一個這樣的規定;在任何希伯來文本中假如出現神的名字,即使損毀了也不可以消毀,而應該收藏起來。
而這個不直呼神名的習慣,使那些傳統猶太人即使在用英文書寫 God 時,也會寫成 G-d 。

星期二, 2月 07, 2006

明教的二宗三際(二)

由於黑暗物質的進攻迫使光明進行反抗,但是光明並沒有能力去抗爭,因為光明並沒有惡的元素,他完全沒有能力做出任何傷害的事。

物質在希臘文中是以 Hyle 這個字代表。在明教的文獻中也同樣以這個字來代表物質,不過在明教的神話體系中,這個字並不是以希臘文的哲學層次解讀,而是以神話人物的角色去解讀。因此,黑暗物質的意思,在拜火教中這個黑暗物質就是指惡神安格拉?曼紐 ( Angra Mainyu ),如以耶教的理解黑暗物質則可套用於撒旦,亞拉伯神話中這黑暗物質就是首魔 ( Arch-Devil )。
但是摩尼並沒有以物質去形容光明,他認為光明是一種不變的寧靜狀態,在塞維魯的佈道文中將光明形容為一種隱藏著的東西,在自足狀態中沒有任何改變的動機,直到黑暗物質的進攻,才逼使光明必需進行改變。

根據 Jonas Hans 所著的 Gnostic religion 中所引用的明教文獻 Kephalaia :
神沒有任何的惡可以用於懲戒物質,因為在神的屋子裡沒有任何罪惡的東西。他既沒有燃燒之火可以發出閃電雷嗚,也沒有令人窒息的水可以造成洪水泛濫,也沒有鋒利的鐵以及任何其他的武器,他所擁有的只是光明和高貴的本質,他無法傷害邪惡者。


因此,光明為了與侵略者進行對抗,就不得不創造一種特殊的造物去代表自己,而這第一次的創造,便是二宗三際中的第一際,即第一個階段。

光明的第一次創造,便產生了整個體系中的核心──“原人 ( Primal Man, Urmensch )”在拜火教的神話中,這原人又叫做奧爾瑪茲德 ( Ohrmazd )。
原人創造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光明世界的和平而戰。
而黑暗,即惡神安格拉也帶了他所創造的五個兒子──煙、燃燒的火、黑暗、灼熱的風和霧,來武裝自己,和原人作戰。
他們作戰了很長的時間後,黑暗戰勝了原人。於是原人就把自己和他的五個兒子給黑暗和他的五個兒子作為食物,黑暗五子在吞食了光明五子後,光明和黑暗的五個部份便混合起來了。

原人所代表的五個光輝被黑暗吞食後,黑暗因此而感到滿足,又或者說,是光明五子在黑暗內發生作用,使黑暗的慾望變得遲鈍,犘尼形容為“像在為敵人準備的蛋榚中混入了致命的毒藥”

事實上,黑暗和光明對於彼此來說都是毒藥,在黑暗因吞噬光明而失去慾望之後,黑暗也停止了對光明的進攻,結束了第一個階段,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在第二個階段中,光明為了拯救原人,於是創造了“活靈”,又用光明和黑暗的混合物創造出宇宙。

待續

星期一, 2月 06, 2006

明教的二宗三際(一)

(由於明教的倉頡碼比摩尼教的倉頡碼易打,所以以後都會以明教稱呼代替摩尼教。)

明教的主要教義是二宗三際論,二宗三際論的世界觀主要從基督教塞特派神學和拜火教二元論中演化而來,明教和塞特派一樣都是諾斯替主義信仰,諾斯替主義本身有他的一套定義,但簡單來說諾斯替主義即宗教混合主義,而明教很明顯就有濃厚的諾斯替主義色彩,因為明教教主摩尼創教的意圖明顯是一種“有意識的混合主義”為目的,摩尼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哲學家,因為他深信自己就是一個神智學家和先知,而他的任務是要把東方宗教融合成一個普世教。而明教思想亦成為基督教和拜火教能發展成普世宗教的基本原理。

關於明教的二宗三際論,大致概念在網上都可以 search 到,反而深入一些的分析卻少見,所以我不打算再講二宗三際論的概念,而直接講二宗三際論的內容,從明教的二宗三際論中,其實有不小和拜火教的世界觀相同之處。

關於二宗
二宗所指的,是太初存在的兩個本源,即光明和黑暗,或稱善和惡。
“本源”在《伽薩 Gatha》中的稱呼為“兩個最初的靈”,明教和拜火教一樣,相信世界是有兩個本源的,和耶教相信世界是一個本源不同,這也是明教被耶教判為異端的原因之一。耶教認為魔鬼也是由神所創造,原本是善的,由於虧缺了善而變成惡,所以惡是出自善,而善是世界的本源。
但明教卻認為,魔鬼是從黑暗繁殖出來,善和惡都是從先存元素中繁殖出來,這和拜火教所說的“兩個最初的靈”概念一樣。

光明和黑暗兩個世界本來是沒有關係的並存著,光明從來沒打算挑戰黑暗,也不知道有黑暗的存在,而黑暗也不知道有光明的存在。
但是黑暗對光明的知覺,便是造成了二元對立的主要原因。而這種知覺,是由黑暗的內在鬥爭開始。

由於紛爭和苦澀是黑暗組成的部份,所以他們充滿了各種的惡毒,黑暗物質互相吞吃和排擠,互相推撞,終於被擠到光明的邊界,當黑暗物質看到光明之後,被這光輝和奇妙的景象所吸引,這景象令他們驚嘆,也令他們快樂,於是黑暗決定要和光明冥合起來,但由於沒有善的知識,所以他們只能瘋狂地用力戰鬥,為了把光明據為己有。

光明和黑暗的兩個本源,正是這個世界的“二宗”,而黑暗對光明的進攻,逼使光明進行了三次的創造,明教稱這三次的創造為“三際”,這三次的創造,包括創造了原人去戰鬥,創造了活靈去解救原人,創造了宇宙解救靈魂,創造信使讓宇宙運轉。

待續

星期六, 2月 04, 2006

摩尼教

摩尼教有有趣之處是,他一方面是拜火教的異端,另一方面又是基督教的異端。
其實,摩尼教之所以被視為異端,很大程度是由於他的急速發展而造成對原有宗教的威脅所致。事實上,摩尼教不但沒有危害判他為異端的宗教,相反完善了原有宗教的思想。

例如對於基督教來說,《論三位一體》作者奧古斯丁在未接受基督教之前,便是一個摩尼教信徒,從奧古斯丁的著作中可以發現,他用了許多摩尼教中的唯物論和宇宙善惡二元論的既念於《論三位一體》和《論原罪》中,分別只在於奧古斯丁混合了新柏拉圖主義的概念,將摩尼教的二元永恆對立的概念,發展成惡是虧缺善的結果,並可借助神的恩典補救。

但是在《論三位一體》上,奧古斯丁的想法和拜火教的七位一體想法是相當接近的,都認為神不同位格的靈魂是統一的,其實,如果認真了解奧古斯丁思想,他主張的嚴格來說應該是三位一宗而非三位一體,其實奧古斯丁也沒有談過一體,只是後人將誤解當成奧秘而已。

不過,在他成為基督徒之後,寫了《外道》和《論摩尼教》等反摩尼教的著作,這實在令我聯想到文革時的馮友蘭批孔。

關於基督教的不多講了,還是將重點放回拜火教上。

摩尼教對拜火教的貢獻很大,縱使一些傳統拜火教依然不接受摩尼教屬於拜火教,但摩尼教對拜火教思想實在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在於將拜火教從一個形式宗教提升到思想層次。

摩尼教由摩尼創辦亦因而命名,摩尼自幼便跟父親加入了基督教的曼達派成為教徒,曼達派是當時諾斯替主義的基督教派,在羅馬實行宗教統一政策後被判為異端打壓,摩尼教同樣是受害者。但由於摩尼受了曼達派的影響而認識諾斯替主義,從而發展出一套宗教思想,在十二和廿四歲先後兩次受天使 Tvin 的啟示,從基督教、拜火教和佛教思想中發展出摩尼教。

由於摩尼教當時以極速發展,威脅到當時拜火教祭司的利益,祭司向貴族施壓,並對摩尼教進行鎮壓,最後教主摩尼被判入獄,並在獄被折磨至死,據說當時曾慘遭剝皮斬首,將屍體懸掛在城門上,這城門後來被稱為摩尼門。
摩尼教又曾經傳到羅馬,可惜同樣因為快速發展而受到基督教的逼迫,最後摩尼教在羅馬慢慢式微。

摩尼教在被壓迫下信徒紛紛走到世界各地,令摩尼教得以廣泛散佈,在阿賽拜疆、小亞細亞、埃及一帶都有摩尼教的發展,但是發展得最興盛的要算是東傳一派的教徒,特別在印度、中國等沿絲路一帶的國家,摩尼教在中國被稱做明教,即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魔教,便是摩尼教。

而明教原來除了是拜火教和基督教的異端,在傳到中國後還成為了佛教的異端。
唐玄宗曾下詔:「末摩尼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宣嚴加禁斷。」然後禁止人相信摩尼教。

關於摩尼教思想,相當有趣而且甚有意思,不過要講有排講,唯有留待下回分解。

相關文章:
摩尼教研究
http://www.guoxue.com/study/monijiao/mxh_001.htm

星期四, 2月 02, 2006

War of the World ( 強戰世紀 )

電影強戰世紀是史匹堡改篇自 1893 年同名小說的作品,是一部舊瓶新酒的懷舊之作,因小說早於1953 年便已被改篇成電影,因此可以見到史匹保版本中有許多懷舊元素。

1953 年的 War of the World 電影,是冷戰時期興起的軍備競爭的副產品,這場東西方的世界大戰並非以導彈鎗炮打,而是以意識形態、經濟、文化等效量,當中涉及大量利益和權力。
東西方的代表又以美國和蘇聯為首,兩國其中一個競爭的主要領域就是科學技術,兩陣交鋒的主要戰場便是宣傳。
美國和蘇聯特別在太空開發上競爭最激烈,當年美國以虛構的星球大戰計劃,使蘇聯不惜投下大量金錢投資發展太空科技,導致蘇聯在經濟上面對沉重壓力。

而這些太空競賽的副產品,便是一系列的外星人電影。

外星人襲地球是當時很流行的題材,而 War of the World 是其中一套,然而 War of the World 比較與眾不同之處,是故事的結局。
在冷戰的背景下,大部份外星人襲地球的電影,故事都是美國人團結起來,把外星人擊走,而 War of the World 唱其反調,人類大敗,地球被外星人佔據。

對於西方社會來說,這有著重大的寓意,西方社會因基督教思想影響,由古羅馬時代開始,就喜歡侵略其他國家,他們認為自己有神所賜的權力,相信自己是世界的主宰,於是把其他人的信仰視為迷信,而只有自己才是正信者。
他們這種精神,令他們喜歡四周圍去征服其他國家,例如西班牙人攻打印加民族,強逼印加人改變信仰,又佔領他們的土地。另外他們又將瑪雅人進行種類清洗,佔領了他們的地方,建立墨西哥。
又有比利時人入侵非洲,征服後將黑人當做奴隸一樣奴役和買賣。英國人和法國人侵略印度,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等。

而 War of the World 正是一種唱反調,這些習慣了侵略的基督教國家,今次變成被侵略的民族,而侵略者是火星人。
1953 年的 War of the World ,這些高等的美國人知道有火星人要來地球時,許多人都很友善地歡迎,他們用儘各種方法,表達對火星人的善意,表達地球人的友善。
但是火星人的飛碟,一個表情都沒有,就一道激光射出來,那些很努力地表達友善的地球人變成一堆炭灰。

這就好像西方國家侵略那些愛好和平的民族一樣,當西方人去到非洲的時候,好奇的非洲人,以他們招呼朋友的方法出來歡迎,但來者卻不是為和平而來,他們不但佔據了地方還奴役這些友善的人,把非洲盛產的黃金和鑽石據為己有。

但在火星人侵略下,今次被佔據和奴役的,變成了這些自大的西方人,其中有一場戲,是一個牧師拿著一本聖經,在念給這些火星人聽,並說道只有追隨耶穌的道才能得救,而火星人的回應,是一道激光。

至於史匹堡版本的 War of the World ,正是在美國總統布薯在出戰伊拉克進退失據的社會背景下上映的電影。電影中的美國人,要在外星人的霸權下,像難民一樣的離開家園,在這種政治氣氛下拍這樣一部電影,背後的意思,不曰而喻。

史匹堡曾拍過其他的外星人電影,例如:《第三類接觸》( 1977)及《 ET外星人》( 1982),但是這兩套電影的外星人卻剛剛和 War of the World 相反,相對顯得友善,特別是《 ET外星人》,那樣子醜怪的外星人不但心地善良,更是小朋友的知心。

這正是西方社會對於別異文化的觀點,在他們眼中,東方文化是落後和不先進,而這些地方的人需要聖經和基督教的救贖,西方人要讓這些落後的民族學懂文明。
但在史匹堡眼中,這些醜怪的外星人其實心地善良,只是地球人不了解,以為他們邪惡。
而 War of the World 卻相反地讓美國人一嘗成為落後的、沒有文明的民族的滋味,感受一下被侵略的處境。一系列史匹堡的外星人電影似乎都有一個很一致的訊息;美國人的世界觀太狹隘。

記得 Tim Burton 也拍過類似題材,例如《火星人玩轉地球》,也是一大班以為火星人友善的地球人,在興高采烈歡迎火星人,努力表達友好時,被以激光回敬。

邪惡的人被更邪惡的人統治和奴役,這種故事是看得人很爽的,另一套我最喜歡的電影 Planet of the Apes 系列,也表達了相同訊息,高等的人類被低等的猿人統治,明顯是將美國的黑人和白人處境對調,然後大大嘲弄一番!

很多香港影評以為 War of the World 是講環保問題,當然你可以作此理解,因為我們並沒有他們的社會背景,不會有這些感受,如果我們和史匹堡一樣,是一個幾千年來一直被逼迫的猶太民族其中一人,這種感受會更深刻。

但是我們其實生活在一個被西方社會誤解的地方,我們的文化和歷史,也是被西方社會價值主導批判方向。我們不能做故事的作者,我們只能坐著看電影,談論電影,但不能制作我們的電影,也沒有人認為我們有能力去創作我們的電影。

[拜火教專題] 潔淨和不潔淨

許多宗教都有潔淨的觀念,不論在衛生層面上的潔淨,還是在精神層面上的潔淨,都有嚴格遵守的規定。因為一個信徒對於宗教的投入程度,往往是反映在這個信徒對潔淨的要求有多高,所以越要求信徒忠於信仰的宗教,其關於潔淨的規定就越繁複。

拜火教同樣有潔淨和不潔淨的要求。最基本也最常見的,就是在祈禱前的潔淨儀式,拜火教徒在祈禱前,必先要用清水淨面,然後是洗手和洗腳,然後才可以進行祈禱儀式。

由於善神阿胡拉所創造的世界,原本是一個潔淨的世界,但惡神安格拉卻為這個潔淨的世界帶來骯髒,使許多東西變得不潔淨,因此,信徒要常保持潔淨,以防止被惡神迷惑。這便是拜火教的潔淨儀式中所追求的意義,而潔淨也是構成拜火教各種敬拜儀式的基本元素。

例如:不可以沾污火(例如不可以用火燒垃圾,不可讓鍋裡的食物掉進火裡)、不可以沾污水(例如不可用別人的杯飲水,不可把骯髒的東西掉到水裡)、不可以沾污土地(例如不可以隨地吐痰)。

另外,有一些生物是惡神帶來這世界的,所以也是不潔淨,例如;食肉動物、嚼齒動物、蝗虫、黃蜂、螞蟻、蒼蠅、蜘蛛、蜥蝪、青蛙、貓和烏龜。

拜火教又相信,人死後,寄生在惡神安格拉頸上的屍毒就會變成蒼蠅,從北方的地獄飛來把屍體分解,令死者永遠沾污,也污染接觸過屍體的人。在這個概念下,引伸出任何出自人身體而又沒有生命的東西,都被認為是不潔淨,除屍體外,還有糞便、死皮、頭髮、指甲、唾液、血,都是不潔淨的,所以這些東西都必須要特別處理,例如剪下的頭髮和指甲,要用布小心包好,然後掉到荒地,在地上划三行溝,再念一段經文,然後用土覆蓋後離開。

至於在不知覺的情況下接觸到不潔淨的東西,一般都可以當無事發生。但如果有意識下接觸了不潔淨的東西,就可算是一種罪行,需按程度接受鞭打,通常都要被鞭打三下,最高懲罰是要每日鞭打三下,連續 5 至 7 年。

當然這是在拜火教政教合一時才發生,其實假如沾到不潔淨的東西,是有儀式可以處理的,一般最普通的潔淨只需用水從頭到腳淋一遍就可以,嚴重的便要靠祭司主持潔淨禮,不潔淨的人要先渴下經祭祀的水,作體內潔淨,然後再由祭司負責體外潔淨,總共做三十次。

至於屍體的潔淨,則涉及葬禮及多種儀式,遲些再講。

關於拜火教的潔淨和不潔淨,以及令不潔淨變成潔淨的儀式,可參考《阿維斯塔》中的《維期帕拉德 Visparad 》